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信息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9/2/14 阅读数:825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嘉禾县珠泉镇车头中心学校    尹家恩

摘要:阅读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若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改变学生的命运,改变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阅读;习惯;养成


阅读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笔者结合自身的职业,以小学教师为立足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以及结合个人的观点,对我国小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浅析,城乡差异大,人均图书量少。虽然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但是近几年这些问题在不断地改善。那么,在知识的海洋面前,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选好读物,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将阅读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否则就味同嚼蜡。

因此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我们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名人、领袖酷爱读书的故事,以及他们取得成就与读书的关系。

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大耳朵图图》《窗边的小豆豆》等;中部和高部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的读物给学生阅读,如《汤姆索亚历险记》、《论语》、《昆虫记》等。

(二)明确目的,计划读书

曾经有一位酷爱读书的穷苦青年,在火车上卖报为生,火车一到站,他就去附近的图书馆看书,他有个远大的目标,就是把这个图书馆的书都看完。直到有一天,一个常到图书馆看书的绅士告诉他,那样读书浪费的是时间和精力,读书应该确定好目标,然后有选择地读书,从此,青年朝着目标,努力读书,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家,他就是爱迪生。所以让孩子明确读书的目的,计划读书目标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计划地读书简直就是荒唐。”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孩子明白: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应该怎样来阅读?我要用多少时间来阅读?这样目的明确了,不仅给阅读增强了动力,也给计划的制定、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根据,找到了出发点。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大大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

(三)学会方法,提高效率

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1、读写结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不管是课堂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读思结合

孔子很早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的核心是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时间;创设安静的环境,留给学生开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驰骋想象,拓宽思维空间。      

()三方合作,读无定式
  1、倡议家长创造家庭阅读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是在家庭中进行的,许多家庭孩子没有书柜,没有书桌,所以引导家长给孩子提供阅读的条件,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非常重要。
  
2、充分发掘学校资源
   
学校图书室藏书十分丰富,不但种类众多,而且数量充足,向学生全面开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也有利于学生共读一本书,便于集体交流。
   利用中午预备前的二十分钟,师生共同阅读。教师爱读书,能更好地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言传身教,好过喊口令似的的要求或讲大道理,既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也便于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与点拨。
  
3、开通社会渠道,为阅读拓宽途径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也可以举行一些亲近大自然的郊游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阅读不至于落得纸上谈兵的地步。
   要把这些阅读的意识传递给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余温尚热,城乡发展失衡的当代中国。我们的小学教师也非常需要加强阅读,以达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的境界。李镇西先生
把阅读当作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吃饭一样的生活习惯,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他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使他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俯瞰小学教学。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