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语文课文本探寻之想象美情感美价值观美
信息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0/8/31 阅读数:641

语文课文本探寻之想象美情感美价值观美

张菁竹

摘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需要突出对文本的探寻。这是语文教学同仁早就达成的共识。语文课中的文本探寻,在于让学生在对文字的读与思中品出想象之美、情感之美、价值观之美。让学生理解领悟到文本所传递的美,在文本探寻中生成愉悦体验,语文课的价值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文学文本独有的“墨香”才能浸透学生的心灵,滋养他们的生命。

关键词:语文课;文本探寻;想象美;情感美;价值观美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需要突出对文本的探寻。这是语文教学同仁早就达成的共识。语文课中的文本探寻,在于让学生在对文字的读与思中品出想象之美、情感之美、价值观之美。在于通过想象还原作者基于文本所呈现的图景(人、事、环境)并带人白己的生活体验;在于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情绪情感并产生共鸣;在于理解并反思文本所蕴含的真假、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这三种美有着不同的意义:想象,让学生体察感悟这个世界;情感,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共鸣与情绪的释放;价值观,让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找到灵魂的归宿。这三种美都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发现,将白己的眼睛和心灵与文字深深地融合。眼睛与心灵如水,文本如茶,只有“水”与“茶”的深度交融,才能让文本散发出真止墨香,才能让语文课充满真止的语文味。

1、文本探寻的想象之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是凝练,而且还生动、形象,具有艺术的美感。在诗歌教学中,最适合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合理想象。比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应引导学生因文生象:月光皎洁,万籁俱寂,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动了宿鸟,引起鸟儿不安的噪动。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在此处用反说的手法,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自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白然恬淡,幽美迷人。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就少了些许艺术效果,也就和后面的意境不那么统一协调了。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的场景,深夜中的敲门声更显夜的宁静,考试中写字的沙沙声更显考场的安静……使学生在文字的想象和生活的延伸性想象中完成对诗歌意境的体察和对诗歌手法的意会。

现代文的文本探寻同样如此。比如朱白清的名篇《背影》中有这一段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瞒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分析这段文字时,现在的学生可能对那时的穿越铁道的景象没有体验,这需要教师以白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他们熟悉的类似生活场景进行想象,而对于想象力强的学生,这段文字本身的那种形象性就足够动人了。

也可通过朗读调动学生对文字的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对文字有感情有起伏的朗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想象。比如高尔基的《海燕》,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表现出海燕作为战斗者的勇敢、傲骄与乐观。学生会因声生象,在脑海里想象出海燕的形象。

文字的对比想象也能让学生体察文本探寻之美。比如宋祁有一句名扬词坛的句子“红杏枝头春意闹”。教师在对文字进行想象性描述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闹”,而不是“打’川吵”呢?因为“闹”和“很多红色的花”在感觉层次上最接近,同时具备数量、动作、声音等特征,使其所承载的红杏枝头的意象更加丰富、有层次。学生通过对“闹”和“红花”的联想,白然会体会到这个字所带来的美妙意境。

2、文本探寻的情感之美

“形象性和情感性”是文学的两大基本特征,文学存在的基本意义就是表情达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是文本探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出发点,文本分析一定要凸显其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体察情感、生发情感、表达情感。文本探寻的美不仅来源于学生对文字所塑造的形象的想象,还应该来白于对生命灵魂世界的感受和品味,教师就是要在对文本探寻中让学生深人到作者的灵魂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分析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段落:“让白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白由之声从纽约州的崇山峻岭响起来!让白由之声从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山响起来!让白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白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白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白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了望山响起来!让白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白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这段排比句,无疑是演讲者的心灵在呼喊,震天动地,迸射着火一般的激情,充分表达了黑人对民主和白由的渴望。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马丁·路德·金的内心世界,还要走进黑人被压迫、被歧视甚至被奴役的生活,以深刻体验马丁·路德·金的情感。教师同时也可指导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读课文,就像马丁·路德·金那样激情似火地演讲,从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深刻体验演讲者的内心世界。

感的发生与表达一定是与特定的人、事、情境联系起来的。因此,文本探寻的情感一定是有目标、有内容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而且还要让学生分析引发情感的原因,即作者或主人公因何而喜,又为谁而悲。同时,教师要针对情感的普遍性提炼规律,生发联想,引导学生用联想思考情感的其他表现形式,在类比举例中让学生体味情感。如探寻朱白清的《春》,作者为什么于四季中要如此赞美春?为什么充满喜悦?教师要引导学生提炼总结:这是人类对生发与逝去最白然最本能的情感体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人们看到了希望,感到一股不可遏制的生命涌动的力量。作者为生命的生发而感动,才表达出如此强烈的欢欣和畅快的情感。进一步说明,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植物的生长、猎物的出现、发现宜居地,这些“生发”都能让人产生安全和喜悦的感觉。反之,食物消逝、万物凋敝等“逝去”能够引起人类的焦虑和感伤。因此生发的喜悦和伤逝作为基本的情感之一,根植于我们的心灵深处。

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经历过的、体验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理性分析”,让学生明自任何一种情感都是有缘由、有背景的,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个性、生活趣味密切相关。在对作者为什么表达这样的情感的理性探寻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3、文本探寻的价值观之美

文学作品的表情达意中的“意”就是意志、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看重和看轻什么、喜欢和讨厌什么、赞成和反对什么、相信和怀疑什么。它指引人们的生活方向,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个体怎样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语文课对于文本的探寻就是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让学生理解领悟到文本所传递的美,在文本探寻中产生愉悦体验,是语文课的目的之一。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活积累和文化积淀,让他们充分想象、深人体验,思考感悟文本的内容和情感、价值观,让学生在灵魂深处受到触动、震撼,获得感悟。这样,语文课的价值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文学文本独有的“墨香”才能浸透学生的心灵,滋养他们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赵希斌.正本清源教语文: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