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生物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试析
信息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0/11/7 阅读数:627

生物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试析

薛生祥

摘要:学生的学习能否取得成功,除了受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的影响外,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可通过课堂教学的智力活动加以实施。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可通过挖掘教材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在动手操作中培养非智力因素、利用视听觉发展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非智力因素等途径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学;课堂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途径

学生的学习能否取得成功,除了受科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的影响外,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学生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智力行为不应局限于单纯的智力因素,它还反映了个体的非智力因素。智力行为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结合的结果。

生物学知识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当具备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要的生物学知识,进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一方面需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

1、挖掘教材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点

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所以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通过课堂教学的智力活动加以实施。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从生物个体形态结构的研究发展到主要的生命活动的研究,把植物和动物知识融为一体。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体系体现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积极探寻教材中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最佳结合点,改革教学方法,体现教材编写意图,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教材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非科力因素。初中生物学教材既包含生物学基础知识,又汇集了生物学最新成就,同时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图文井茂地设置了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栏目,如“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实验”“课外实践”“调查”“技能训练”“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物学与文学”等,极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思维,引起兴趣,扩展视野。教师备课时应注重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补充课外知识,包括介绍国内外生物科学新成就;介绍优秀生物学家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精神;讲述国家濒危物种及一级保护动植物的现状;讲述动植物趣闻等,渗透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师教学中要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为指导,遵循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教学原则。首先是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将主体的智力和非智力积极性调动起来。其次是激励性原则。课堂教学中营造J喻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再次是创造性原则,通过教学语言,使学生动脑动手,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善于观察、善于提问。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非智力因素

教材中许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很好的引领作用。对这些实验要讲清实验原理,严格操作步骤,看清结果现象,如质壁分离实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光合作用的对照实验等,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理解科学方法大有益处。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而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1要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实验操作的规范与否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而熟练的实验操作是提高实验效率的基础。要根据大纲要求开齐开足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

2.2要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等良好意志品质。在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操作方法,了解注意事项,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白觉性,提高学习白信心。要从一开始就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从而认真细致地做好实验,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如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片观察,由于操作不规范,制片不成功,不少学生在显微镜视野内找不到口腔上皮细胞。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先讲清止确的制片方法,通过部分学生做几次后成功的实例,不断启发和激励学生,使他们明白只要有耐心,认真细心地多做几次,就一定能成功。

3、利用视听觉发展非智力因素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个正常人对知识的吸收率视觉为83%,听觉为11%。教学中,可利用学校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结合教材内容,用约40%的课时播放教学录像,或引导学生观察生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在观看教学录像和观察教具和标本前,需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以唤起学习动机,引发积极思维。

4、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怀着高涨而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中学生处于情绪变化比较激烈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强化其意志力,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创造的欢乐等情感体验,达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目的。

要有效地培养非智力因素,首先必须明确一个目的,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内部心理机制,亦即调动他们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强烈的需要和浓厚的兴趣时,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有关蛆卿的知识时,学生在课前有多种准备,有的采集到蛆叫,有的查到许多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介绍等),并带到课堂中与同学分享。其中有一名学生对查到的资料中有关蛆绷具有再生能力很感兴趣,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他的发现,同时也提出了“蛇卿切成多少段以后不能再生”的疑问,引起了全班同学极大的探究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收集资料,进一步与同学交流。

5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非智力因素

教青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青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教和学而展开的思维和活动方式,是师生共同表现出来的,其中教师是确定好的教学方法的主导者。

以培养非智力因素为出发点,改革教学方法,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确保教学的整体效应。在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观察实验法、阅读法等。教师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地选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融为一体。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呆板而千篇一律甚至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倦怠以致厌烦不满的情绪。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适时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初中生物学中有许多知识抽象难记,可采用直观教学法;对理性思维要求较强的知识,则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对稍简单的内容,可采用自学一精讲一多练的方法。另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还可采用讲座法、网络法、比较法、综合法、图文法等。

5.1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诱导学生建立学习动机,引起参与兴趣,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从而使他们学会如何学习。这是培养非智力因素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的一个原则。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是有价值的,挖掘他们潜在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向着学习目标迈进。如利用教材“观察与思考”栏目中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发表己见,并及时予以表扬鼓励。这样的氛围既利于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执教的几个班级,由于注重学生非科力因素的培养,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目的完成良好,既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生物学的重要性,又促进了智力因素的发展。

5.2以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注重的是学生之间互助合作与探究的过程,让过去教师的“好教”变成学生的“好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根据学生学情和认知特点组建小组,以及日常教学过程中小组的动态调整等小组建设活动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诗海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然途径[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7):16

[2]李荣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评价方法初探[J[.生物学通报,2008(5):39

[3]董熙铭.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11):19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