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信息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10/9 阅读数:583

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段丽

摘要:近些年,如何保证高职院校生的充分就业是一个热门话题。一个优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除了基本职业技能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以就业为导向,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高职学生一些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高职院校心理素质培养

1、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和问题

1.1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外主动沟通交流较少,人际关系能力不强

高职生自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帮带模式,开始独立生活和学习。基本上大部分学生刚开始都不适应。特别是那些在初中高中时代没有住校经历的学生,习惯了家里父母的照顾,独立生活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缺乏,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加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网络娱乐方式比比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较宅,不善于对外主动沟通交流,很多学生不喜欢与同学和老师来往或交流,人际能力进一步削弱,一旦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缺乏沟通技巧,也不会换位思考,这些都需要学校老师进行辅导和帮助。

1.2情绪波动大,控制力较弱

当代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较为内向,情绪控制方面还不够成熟,遇到事情通常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还不够冷静。学生们经常会因一点小小的开心事而沾沾自喜,也容易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一撅不振。这主要是高职生以往生活单纯、人际交往简单所致。遇到问题时,高职生往往不能多角度的看待,不能客观地分析,无法全面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我控制力差,容易感情用事从而产生不良行为。如有的大学生因一句刺耳的话或一件不顺心的小事而暴跳如雷;有的因别人的观点或意见与自己相左而恼羞成怒,这样既伤害了别人,又使自己失去珍贵的情谊,同时,情绪失控也是大学生犯罪的主导因素之一。

1.3抗挫折能力弱,不够积极乐观

当代高职生往往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自我期望值较高,敢于进取,但是耐挫力不强。遇到顺利的事情,会愈战愈勇。然而一旦遭遇失败,就开始自我否定,灰心丧气,甚至有一些学生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挫折、打击等而做出一些傻事。这主要是因为高职生的以往生活中,足够的机会学习和积累对待挫折的经验。而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复杂化,人际关系的多元化,竞争的激烈化,就业的压力使高职生信心不足,情感表现得敏感、脆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低。当遭遇挫折时,容易心理失衡,不够积极乐观。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会严重影响高职生的心理发展方向。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既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教育、外部环境、自我实践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深入在了解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心理素质培养对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将起着主导作用。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并在职场上取得好的就业机会。

2.1高度重视,开设心理素质课程,全面开展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校各级领导与教师必须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能把心理素质教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开设职业心理课程,并系统讲授心理素质的基本知识,使高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从业人员职业心理特点、要求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加强其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帮助其培养多元化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2.2增加实训环节,建立多元化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心理素质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日常理论教学,更应该增加实训环节。一些心理素质实践训练必不可少。如行为训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同学间的人际互动来进行,强化自信培养、放松训练和情绪表达训练等。如角色扮演法,通过课程的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如拓展训练法,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利用多种典型情境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完成一系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意识的方法。

2.3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学生的职业心理培养

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加强他们与本专业的社会和单位联系,了解本专业所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和相关技能,让学生在培养对未来职业自豪感的同时,为塑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好的氛围和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主动引导和创造机会让高职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周围环境,从而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专业实习的有利机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高职院校生的个人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耐心、毅力等等。还可以将每个学生在日常表现出来不同的心理素质问题,列入其专业实习的重点考察内容。针对薄弱环节及时总结及时纠正并及时提高,这样有利于他们在就业时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克服心理方面的短板。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