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文章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5/11/21 阅读数:812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梁燕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一生中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包括生理上的过渡、认知上的过渡和社会性过渡。本文主要是论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并以这些特征为突破口,挖掘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相应的教育对策,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特征;教育教学

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过渡时期,是儿童期的终结,同时也是成年期的准备。为了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使青少年得素质得到良好发展,教育要从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出发,探求教育点与教育方法。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青少年,走进青少年的世界,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以便对他们施以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概念解析

1.1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主要是指11至20岁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死亡这一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通常是指那些由于成熟或学习等因素引起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指处于青少年期的个体在认知和语言、人格与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变化。[1]

1.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其显著的特征。总的来说,过渡性是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最为根本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过渡。

一是生物性过渡。主要是指青少年不但身体外形发生急剧变化,脑神经系统不断发育、性器官机能逐渐成熟,而且青少年心理的各个方面也都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在儿童发展基础上质的变化和发展。

二是认知过渡。青少年的感知觉、记忆、想象继续发展和完善,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在青少年期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青少年开始能够运用科学的假设来解决问题;能够有计划和预见性地解决问题;开始实际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把抽象的思想意识作为思维对象;此外,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过渡性不仅表现在思维方面,同时还表现在社会认知方面。

三是社会性过渡。随着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社会不再把他们看作是儿童,而是开始把他们当做承认来看待。一般来说,青少年阶段个体社会地位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地位的变化、政治地位的变化、经济地位的变化、法律地位的变化。

1.3教育教学  

广义上的教育是指一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2]狭义上是指学校教育。日常生活中,我们说到教育,更多的是自然而然地想到学校教育和教师。因为学校是有目的而系统地培养人的场所,而教师则“是教育过程的心脏”。[3]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4]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教育的重点对象。毛泽东曾说:“青少年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通过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论述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对教育教学的启示主要是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师教学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2.1生理性过渡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生理变化改变了他们的外貌,在生理上呈现出成人化的倾向。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个体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青少年对自身变化的认识,对这些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以及他人对此所持的态度和看法。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使得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急剧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开始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差别。所以,要发挥好大众媒体的作用,不要过多地宣扬明星整容的新闻事件,因为很多青少年都是追星族,当看到自己的偶像是整过容的,当新闻媒体过多地宣传所谓的白富美和高富帅,青少年再对比自己的外貌,与媒体所宣扬的、与大众所追捧的标准不相符,那么他们就很容产生自卑心理和焦虑情绪,更甚者导致有些青少年也追风要去整容。这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大众媒体应该宣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宣扬身体健康最重要,而不是大肆宣扬明星整容话题。同时,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长情况和身心变化,及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学校要适当普及一些生理知识和性知识,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长特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适时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树立远大的理想。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发扬民主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5]

2.2认知性过渡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呈现出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转化的趋势。 虽然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发展,学会运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但是这个发展是渐进性和不平衡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做到循序渐进,从大的方面来说,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结构的安排要有层次性,逐步深入,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与安排,并做到知识内容和结构上的完美衔接。从小的方面来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按照学科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适时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维果茨基看来,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即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教育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应该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提出有一定难度而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策略,给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问题。

2.3社会性过渡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首先,随着青少年外表的成人化,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也会把自己当做成人,会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青少年的心理成熟与外表成熟是不同步的,心理发展还未成熟,需要进行各方面的引导与教育。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网络时时刻刻都在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青少年接触网络社会的机会就更多了,加之青少年的抵抗力较弱,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完善网络环境,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使青少年免受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剔除不良信息,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健康的、安全的网络信息系统,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其次,家长与老师也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信息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辨别网络信息中的“垃圾”,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从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引导社会化的正确方向。同时,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强青少年与社会的联系,引导青少年主动关心社会生活,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增强青少年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将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最后,我们要意识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大众媒体应该多宣传报道正面人物的感人事迹,批判揭露反面例子的悲惨下场,给青少年普及法律意识。在家庭关系中,父母要用心经营和谐的家庭关系,为青少年树立好榜样。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6]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青少年树立一个良好的父亲和母亲形象,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成长环境。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施加影响。同时要注意到同伴群体的力量,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亲密化,教师要发挥好班集体的作用,以群体的力量去影响青少年,通过群体的力量带动。

青少年期是一个获取知识与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也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因为一个健全的人,必定是学识与教养的统一。希望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从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征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寻求更多的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振宏:《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3]李小红:《教师与课程:创生的视角》,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4]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5]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老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6]张万祥:《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16位知名青年班主任讲演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5页。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