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1)
文章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8/4/20 阅读数:853

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1)

刘献君

摘要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已有20年,总结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深化对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十分重要。实践表明,知识是形成良好素质的基础,实践是知识转化为素质的中介,科学和人文相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素质教育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个性化教育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这种创新是高校同仁共同创造的结果。在周远清、杨叔子、张岂之、王义遒、胡显章、张楚廷等教授、专家的带领下,成百上千学者参与创造。迄今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已经20年,本人有幸参与了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以下回顾自己所亲身参与的素质教育实践,并谈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1、知识———形成良好素质的基础任何思想品德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知,即认知,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在素质形成中,知是起点,是基础。这是因为,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人文文化,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道德感、责任感的提高,主要靠文化的积淀。

只有了解才能热爱,只有比较才能鉴别。一个人如果对中国历史、文化一无所知,其爱国主义情感

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知识、文化使我们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如孟子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读起来令人激动、振奋,能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知识、文化还可以给我们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和自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之一是,年院系调1952~1953

整,造成文科和理科分家,没有一所完整的综合大学;高考升学的压力,造成中学文理分科,学生基础知识不完整;“文革 ”中不加分析地批判 “封资修”,造成蔑视传统,学生不读经典,人文知识薄弱。例如,年9月,华中理工大学对1995级1995的全部新生(本、硕、博)进行首次 “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内容包括汉语知识、古代文学、阅读与理解、写作四个部分。在参与测试的2313名本科生中,不及格的占,分以上者仅为2%。16%75面对大学生的现状,大学素质教育选择从文化素质教育开始,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是十分正确的。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华中科技大学从举办人文讲座和文化素质教育进入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入手。

举办人文讲座。

1.1至2015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讲座共举办了2064期,人文讲座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文化素质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文讲座举办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1994年1月10日,为了加强文科的学科建设,我校文学院成立,将文科的学科基本上集中在文学院,我兼任文学院院长。如何发展文科,如何通过培育人文精神为全校人才培养服务,并取得理工科对文科发展的支持?我们采取了几项重大措施,措施之一是举办人文讲座。年2月,1994经我提议,院务委员会讨论通过:为了活跃学术气氛,培育人文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精品,决定面向全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简称人文讲座)。为了办好人文讲座,我们做了若干准备工作。首先,面向全院公开招聘讲座主持人。通过自愿报名、公开选拔,哲学系讲师姚国华、社会学系讲师周长城应聘为主持人。其次,召开中青年教师座谈会,进行策划,确定人文讲座的选题。3月3日安排教学非常受欢迎的政教系副系主任何抗生教授以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为题作第一场讲座,并贴出了海报。开始时,我们将讲座安排在一个中等教室,而讲座还没有开始,教室就已经人山人海,根本坐不下。我们当机立断,将讲座转移到了一个大阶梯教室,拉开了人文讲座的序幕。校报对此做了报导“教室座无虚席,连过道和走廊上都挤满了听众,报告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人文讲座现象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关注与支持。时任校长杨叔子院士从校长基金中划拨出1万元经费支持人文讲座,并多次登台演讲,亲自听讲座,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年,

1998时任校长周济院士参加北大校庆期间举办的 “校长论坛”后,亲自邀请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博士来校作人文讲座。中文系教师傅隆基教授,在赤壁参加一个活动,偶遇鲍国安先生,千方百计请他到学校作了一场生动的 “我演曹操 ”的讲座,深受学生欢迎。学校的很多教师也积极登上人文讲座,讲自己的人文理解、人生体验。最让我难忘的是,年近九旬的裘法祖院士,登上人文讲座,用一个半小时讲述自己的人生体验,然后回答学生的提问。主持人担心裘老的身体,想让他少回答问题,但裘老坚持热情地回答完学生的问题,才结束讲座。老校长朱九思先生多次坐在学生中间听讲座,坐在仰望已久的老校长身边听讲座,学生们激动不已。学校党委宣传部、文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精心组织人文讲座,不断研究总结,提升人文讲座的品位,扩大其影响,增强其效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经常了解讲座情况,研究讲座的进展。1994年11月21日,文学院举行了 “人文讲座50期”座谈会,邀请全校有关人士参加,听取意见。座谈会认为,人文讲座首先要定位,要提高品位、水平,内容要进一步扩展,要与文科的学科建设相结合,要开设教师听席,方便教师听讲座。1995年,当人文讲座举办100期时,也召开了座谈会。1999年上半年,当人文讲座举办500期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了大型的“人文讲座500期”调查,内容包括“你对哪些内容的讲座最感兴趣,为什么”、“你对人文讲座的感受及对人文讲座的具体建议”等。此后,又进行了 “对100名理工科毕业生的访谈”、“人文讲座的影响”等大型调查。其次,改进讲座形式,增强讲座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文化素质的要求和听众的反响,讲座不断创新,如:扩大讲座内容的范围,人文讲座从政治、传统文化到文、史、哲,再扩大到艺术;形成系列,从1998年起,推出了东西文化经典、文学和文学评论、企业家、教育家、社会热点等系列;精品回放,一些精品讲座的主讲人难以多次请来学校,则采取回放的办法,如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的“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艺术家孙道临先生的“艺术与人生”,回放的效果很好。再次,扩大讲座影响,增大讲座的受益面。为了扩大讲座影响,增大受益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如校报开辟专栏,介绍讲座的精华内容,校电视台播放讲座录像;基地开通网站;编辑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经共同策划,《中1996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以下简称《启思录》)第1卷出版,迄今共出版6卷,发行60 多万册。《启思录》主要汇集全国部分知名大学受学生欢迎的人文讲演录,反映人文讲座中的精华内容。《启思录》出版后,受到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发文称“《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展现在任何大学生面前,都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思维天地……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趣和价值取向均大有裨益。”《启思录》及其独特的创意,在学术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在我国出版界创造出一种新的图书类型。人文讲座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列举几位学生(包括毕业生)的体会。

“博士毕业后,离开母校华中科大已经好几年了 ,但却时时怀念喻家山的那片热土,怀念那里火热的人文讲座。因为那些内涵丰富、视野开阔、观点新颖的讲座,确实令人受益匪浅。”“我很幸运进入华中科大,在这里获得了同专业知识同样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并深切感受到了人文教育对我这样一个工科学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每一个工科大学的学生都应该获得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这是每一所工科院校的责任所在,也是中国未来建设的希望所在。”

那时我们埋头学习,考虑多的是个人的出路 、毕业后的工作等等。听了人文讲座,了解到世界的天地这么广阔。国内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打开了视野,跳出了个人圈子。”人文讲座受到极大欢迎这一 “偶然”,引起了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必然”的认识。为什么人文座会受到大学生如此的欢迎?我们在与大学生的交谈中,得到了一些初步认识。大学生之所以欢迎人文讲座,是因为人文讲座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其形式适应大学的身心特点;能产生一定的名人效应。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起了我们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1.2开设人文讲座,还属于课外活动。尽管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扩大受益面,但仍然只有部分学生参与。要使每个学生都接受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开设课程,使其进入课程体系。这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任务,需要开展深入研究。适逢国家教委实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我校联合几所高校,申请到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下简称“课程改革”项目)。“课程改革”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轻工业大学承担,1996年至2000年完成,我为总负责人。项目分为实地调研、理论探讨、课程方案制订与实施三阶段。

第一阶段,实地调研。项目组首先用一年时间,进行五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的状况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国内各类高等工程院校教育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效果、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分析(四川大学);近百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高等工程人才人文素质要求的调查与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国内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北京轻工业大学)。项目组在刘献君、冉昌光、白暴力、周湘斌、沈致隆等教授带领下,近100位教师、学生参加,深入社会,深入国内外部分高等学校,并到图书馆、研究所,广泛收集资料,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工作。

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显示,以下三个问题应引起高校的重视。

其一,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共同特点。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潮流,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一方面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同时,又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呼唤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世纪的挑战、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教育、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纵观国外高校开设的课程,虽然五花八门,但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和综合性是其共同特点。其二,我国工科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综合实力相当薄弱。国内有代表性的1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现状的重点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高等理工科教育中带有普遍性的几个主要问题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实用性,缺乏系统和规范性;普遍缺少一支稳定的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队伍;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资料、教材严重欠缺;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顺利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学时普遍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尚未实现真正的结合。其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科人才的人文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高等工程人才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显示,工科毕业生应具备四个方面的人文素质: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 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熟练的文科技能。同时,我们还认为,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大工程观念重新认识工科教育目标;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确定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标准;适应社会需要,重新设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第二阶段,理论探讨。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通过小型、大型等多种方式的研讨会,进行

深入的理论探讨,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在全国高教界产生了积极反响。理论研究中

形成的主要认识有:其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项目组一致认为,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培养规格。项目组围绕三个层次五个方面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培养规格,前者是指在知识、能力、修养三个层面上的总体要求,后者是指涉及文、史、哲、艺术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三,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是高等工程教育推进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经过深入调查与理论研究,项目组认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育内容的改革应体现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其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课程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两课 ”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结合;民族性和国际性相结合;渐进性和综合性相结合;“少而精,要管用”。

第三阶段,课程方案制订与实施。在实地调研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参与研究的学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大胆进行课程体系规范化设计,并努力实践,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实施。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首先,提出学分要求。1997年,学校要求本科学生必须选修6 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2002年,将原来要求每名理工科及经管类学生必须完成的6个学分,提高到12个学分;人文学科及法学、社会学、新闻学等文科专业学生必须选修6个自然科学课程的学分。凡未达到要求者,不能毕业。其次,实行人文社会科学辅修专业制。学校鼓励理工科学生选修文科专业,对达到学分要求者,发给辅修证书。再次,实施大学本科前三年按学科大类 “打通 ”培养方案,以强化基础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与此同时,举办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1995年6月27日,经杨叔子校长提议,学校颁布了《关于提高我校学生人文素养和中国语文水平的决定》。学校决定,从1995年入校的新生开始,每年对全校各类各层次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举行一次 “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对未通过考试者,将不颁发学位证书。这一项制度,一直坚持至今。其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实践。1996年,学校决定在机械学院和提高班进行改革试点工作。受学校委托,文学院和机械学院共同设计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方案 ”,并进行教改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并根据 “课程改革 ”项目提出的原则,1998年设计了全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见图1)。

同时,学校还印发了《关于公共选修课的规定》,以保证开设出大量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其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建设。我校十分注重文化素质教教材建设,从1996年开始,学校组织本校以及部分兄弟院校教师编写了《中国语文》、《中国古典诗词选读》、《医学伦理学》、《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大学音乐》、《合唱教程》、《中国传统文化新编》、《中国文化要义》、《西方文化精义》、《世界科技文化史》、《天文学概论》等文化素质教育专用教材。这些教材在几十所高校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我校组织撰写“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丛书”这套丛书(共6本),包括《环

境科学导论》、《能源科学导论》、《生命科学导论》、《信息科学导论》、《材料科学导论》、《管理科学导论》;周济校长任丛书编委会主任。并以 “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为题,给丛书作序。经过三年的努力,2002年上半年,该丛书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丛书出版后,同样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