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3)
文章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8/4/22 阅读数:858

探讨社会实践的特征。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我们在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努力探讨社会实践的特点,以增强实践的实效性。与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及其他活动相比,社会实践以社会为课堂,以人民为教师,以社会生活为教材,以学生自觉能动参与为主要途径。社会实践

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觉能动性。什么是实践,实践与活动有什么区别?简言之,改变着环境又因此自我改变着的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意味着人的活动是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化活动,意味着人作为主体、外部世界作为对象(客体)的相互生成和相互规定。实践体现人的自觉能动性,在实践中,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同生同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改革环境的过程中,自觉能动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性。任何人的实践,都不可能孤立地、独自一个人进行,实践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实现。社会是人创造的,是由人们相互交往而产生的。社会一经产生,便有着自己的组织结构、文化制度

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共同体。因而,人不得不去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社会实践具有社会性。大

学生只有在社会中(包括学校社会),以社会生活为教材,以人民为教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改变环境而又自我改革的活动,才称之为社会实践。

开放性。社会实践的开放性,首先表现在主客之间的开放。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革与发展,素质的形成,不是一种纯粹主观状态下的活动,而是通过主客之间所建立的特定关系所进行的特定的活动而实现的。人有两次生成、两种生命。从娘胎出来,人只具有自然生命。在成长的过程,通过与社会接触,接受多种教育,才形成社会生命。在人的面前有两种世界,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现实世界是由现存的一切事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可能世界以事物可能存在的现状呈现于人的精神、思想之中。人的活动,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实践正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转移器、中介。其次,社会实践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内容、范围的开放。学生在实践中,要向同学开放,向老师开放,向校园的方方面面开放;要向各行各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放;要向世界

开放,具有国际视野。

专业性。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而且两者又是紧密相联的。和基础教育不同,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取了自己的专业。今后的职业、生活,都与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通过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学科、专业作为一种亚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作用。它引导人的道德品质的定向发展,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对学习者的性格施加一定的影响。正如培根所言:“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古人云:“学问变化气质。”因此,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受专业的制约、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探索社会服务的体系化、制度化。

我们的社会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没有从高校三大职能出发、系统考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课外活动都在孤立地进行社会实践,没有统一考虑;学校一届领导班子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换届后,往往不能有效坚持。

概括来说,社会实践缺乏体系化、制度化。美国高校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三大职能中的社会服务职能,并形成了体系化、制度化。他们的典型方式是创造性地构建“服务—学习”体系。服务—学习是1967年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提出,逐步获得全美高校认同。美国服务—学习的使命是,让学生、教师和社区成员通过多元民主社会的社区服务和公民参与来共同学习;关注的核心是,服务与学习并重,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利益互惠。服务—学习的重点是课程,学校统一开设系列服务 —学习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建立了服务—学习机构,统筹服务—学习。1990年,经美国国会批准成立了 “全国服务—学习交流中心”,民间还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如“校园契约”,有1100多所高校加入。我国高校要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现状,创建自己的“社会服务”体系,使社会服务体系化 、制度化。这种体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既要与教学、科研紧密联系,又有自己独立、明确的内涵。

三、科学和人文相融———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科学和人文相融十分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尽管科学和人文研究对象和性质不同,但两者是相通的。科学、人文都是人自己的事业,是同一个主体的两种要求、两方面表现和两手选择,两者紧密相融。一方面,科学技术不仅改革着世界,更改变着人类自身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例如,近代生理学的发展证明了“灵魂

不死之说”的虚妄;近代天文学的发现颠覆了“地球中心说”,宣告了上帝的存在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另一方面,人文在增进知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升华境界乃至推动科学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文艺复兴使经受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宗教禁锢和封建束缚的人在思想上得到了解放,创造出了空前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诞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以致引发出三次科学革命。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真理标准”讨论,解放了国人的思想,发展了生产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其次,知识经济呼唤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农业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以经验为主,工业经济社会则以专业技术为主,而知识经济要求的人才必须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的人才。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经济,高新技术研究要求多学科的融合;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培养创新能力需要科学、人文的融合;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决策知识化的经济,要求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带来更为突出的人文问题,例如 “克隆 ”技术、转基因技术,使得社会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更为突出。如果我们不

能及时地解决这些新的人文问题,人类几千年形成的价值体系、道德伦理观念可能会崩溃。凡此种种,说明知识经济呼唤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再次,在学生素质形成中,教师影响深刻。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负责课程教学的主要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这种影响是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偶然的。教师在课堂内外的一句话,一个行动,甚至一个微笑,一个惊讶,都在影响学生。一位学生深有体会地

说:“他们(指教师)生活得四平八稳,却总在影响学生的一生。”

多年来,党和政府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教书育人,但进展不大。教师们认为,“我是教知识、教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政治课老师的事。”广大专业教师将自己排除在学生素质教育之外,这是素质教育中遇到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促进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在科学和人文的融合中进行素质教育?我们采取了从典型入手、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中,我们分三步走。第一步,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首先,在全校教师中,发现在专业教学中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注重学生素质培育的优秀教师。经过广泛了解,发现了杨叔子、裘法祖、张勇传、刘伟等100多位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教师。然后,组织教育科学研究院的5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对这些教师进行研究。他们通过听课,与教师本人交谈,找周围教师、学生了解情况等方法,进行了深入了解,并逐一撰写调查报告,形成了100多份研究资料。

第二步,研究分析,探索方法。对这些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探索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方法。经过反复研讨,总结出了八种方法: 起于知识。科学和道德的最大关联,在于①讲实话,帮助人类弄清各种各样的真相。只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道德,才是最可靠的道德。为此,教师们在讲授专业的同时,应力图 “扩展专业的内涵,将之与广阔的生存空间相连 ”。② 启迪精神。结合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观照、自我领悟、自我理解的反省精神、合作精神、献身精神等。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注重 “让学生反观自身,在自省中提高”,“教师最关键的是要启发学生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去完善自我 ”。③ 渗透美育。“懂得美便懂得丑,懂得丑便有羞恶之心。”“美育可以潜移默化 ,使人眼界放开,心胸扩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结合科学教育进行美育,挖掘科学中的艺术价值,让学生的精神在美的意境中升华。④ 行为互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习惯的养成,严谨治学态度和作风的培育,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靠实践,靠行动,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⑤ 营造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去感受、体验,这主要体现在:欣赏、鼓励、营造学生主动发现自己价值的氛围。⑥ 以悟导悟。教师要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感悟去引导学生感悟,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学生只有经过体验、感悟,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⑦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把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为此,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⑧ 止于境界。科学和道德的结合,起于知识,但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只有到了觉悟、理想、境界的层面,才能真正融合起来。这种境界是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性的文化精神,教学中要努力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教学是教师的生命历程,要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教学,对待我们的学生。

第三步,推广典型,吸引全校教师参与。我们将研究论文及选取的60篇访谈文章,以 “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为书名,结集出版。该书出版后,送给全校每位教师一本,并组织教师们学习、交流,引起了比较好的反响,教师们开始自觉地思考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如何教书育人。杨叔子院士看了这本书之后说,这是一本好书,启迪和展示了理工科专业教学中怎么进行人文教育,也隐示了文科专业教学中怎样进行科学教育。此书的出版,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此书本身的价值,即我校60位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非常宝贵的教学实践,给所有的教师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二是此书的言外之意,可能是更为根本的,它告诉人们,教书育人,教师除了搞好教学,更重要的是育人。正因如此,教师本身要提高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要为人师表。有的教师认为,60篇访谈文章浸润着60位学者、教师对教书与育人、科学与人文等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们结合专业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初步探索。60篇文章都围绕同一主题,展开探讨,呼唤并引领着一场意义重大的教育变革。2004年2月7日的《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一篇通讯中,对该书的出版及书中有关教育的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3年11月19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看了笔者发表的、反映该成果的文章后,给笔者写信表示肯定,信中说:“大作读后,很受启发 ……华中科技大学作了很好的工作,党委的同志和有关专家表示感谢。也期待着你们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做得更好,在全国高校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近几年,又进一步探讨了文化育人的问题,认为,文化育人是指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使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的过程;要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规律,运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

在研究中提出,要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是教育之根等方面,认识文化育人的意义,增强文化育人的自觉性。在理论上深刻认识文化的特性,即文化是 “有而无在 ”、“整体性 ”存在、“差异性 ”存在、“渗透性”存在,增强文化育人的主动性。从历史发展中探寻文化育人的特点和规律,即围绕育人的三个目标(成人,成为中国人,成为先进的中国人),重视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渗透性教育、融入教育目标,协同性教育、营造环境文化,增强文化育人的有效性。遵循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即将文化育人作为一种信念,将文化育人作为一种原则、一套行为准则,将文化育人作为动态的社会文化运动过程,将文化育人作为一种心理建构的机制,将文化育人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努力推进文化育人。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