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在实践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4)
文章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8/4/25 阅读数:856

4、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化近10年来,笔者离开学校领导岗位以后,兼任文华学院副董事长、院长,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探讨了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探索是从偶然开始的。文华学院建校起,提出了“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2005年学院召开的首次暑期研讨会,以“提高教学质量 ”为主题。研讨会上,教务处提出,有160多名学生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根本不想学习”,怎么办?讨论中,提出了多种办法,最后决定,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对他们进行研究。会后,学校领导和干部、教师一道,逐个与他们谈心,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这些学生对谈心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学习不良、成绩落后的表现多种多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千差万别。在研究的基础上,逐个帮助这些学生寻找改进学习的对策并加以实施。后来这些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绝大多数按时完成了学业,其中20名学生获得了学习进步奖, 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这次的研究实践,给予我们极大启示,开始了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进行了探索。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单个人。马克思说:社会,即联系起来的单个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说,个人具有本源性,因而民主、自由、平等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单个的人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主体性,启迪人的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从经验的发展来实现个体发展的完整性。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即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早期的教育,重视个性化教育,教育的性质类似于农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则忽视了个性化教育,教育的性质类似于工业,其表现之一就是大班教学。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科技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适应时代发展,夸美纽斯首创大班教学,并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大班教学拥有高效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优势,但较少考虑学生个性、社会需求及人生目标的多样性,仅仅依据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教授统一的内容,就像工业社会生产标准件一样。为了纠正这种倾向,各国都在进行探索,个性化教育正在全球兴起。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纲要为个性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研究认为,个性=共性+特性。个性化教育,首先要抓住共性,使每个学生达到国家对本科生培养的素质要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特性。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合适的手段,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立足“生本”教育。“生本”即以学生为本,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而不是客体、工具,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谋求适合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个性化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基于和谐教育。个性化教育是以全部现实个性为起点,以理想个性为归宿和目标,对完整人的全部个性的和谐教育。和谐发展体现在三个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突出自我教育。个性发展是一个自由自主的过程,个性的形成必须经过自我建构。人的良好个性的形成需要自我教育,要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天空,为学生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体现渗透式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不是外在于现行教育体制的独立教育过程、教育体系,而是要将其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实施个性化教育要着重把握几个方面:生命的独特性,尊重每个独特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潜能的重要性,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多维型的个性化思维方式;自信的根基性,有了自信才能促进个性化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文华学院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又不断探索、总结,初步形成了 “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三个关键,五个注重”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在这一过
程中,着重抓住“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以发掘学生优势潜能为起点。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它括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渐内化的养成素质,是一种先天素质与后天养成素质融于一体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的、内在的、整体潜能是十分重要的先天素质。马克的体现。”
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人类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概括为人的潜能。这种潜能是人的体能和智能的总和。潜能是一种还没有显露出来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被激发的,并对人的其他能力、行为产生重要作用的隐形能力。人的潜能因个性差异(包括先天生理差异)而是不均衡分布状态,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潜能,也有弱势潜能和一般潜能。在人的发展中,要将个性形成、素质形成建立在自身优势潜能上。大学生的机体尤其是大脑的构成和机能,已基本成熟并逐渐趋于完善,不仅具有较高的感知觉和观察力,还富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运用潜能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处于其人生开发及潜能运用的黄金时期。因此,如何引导及帮助大学生有效开发及运用自身的优势潜能,十分重要。因此,个性化教育从发掘学生优势潜能入手。
为了帮助学生发掘优势潜能,从2009年起,文华学院首创“潜能导师”制度。潜能导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潜能,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设计,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潜能导师由学院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部分行政人虽及聘请的校外成功人士担任。每名潜能导师指导3~6名学生。潜能导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能力特征,采取分类指导、分层施教、个别培养的方式,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潜能导师指导下,主动发掘自己的优势潜能,完善自己的个性。在 “ 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2010物”评选活动中,入围前200名的张帆同学说:“我感觉我的潜能导师李元科教授就像一盏灯,能为我指明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能让我更好地看清自己的潜能。”另一名学生说:“通过潜能导师的项目,我比较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变得更有自信,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主动去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大三期间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及对自我的认识,再加之以前的一些工作经验,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规划。所以来到大四,我就很明确地找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从基层做起……”文华学院的潜能导师制度 ,已进入中学教材。
在发掘优势潜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定人生规划、学习生涯规划。我们认为,人生规划的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规划使学生明确人生的活动目标。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人生比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看看我们周围的情况,有的人听任父母安排,随波逐流;有的人一生都处在举棋不定、盲目发展的状态;有的人高瞻远瞩,经过反复思考、比较,自主作出决定。不同的对待方式,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其次,规划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总结过去,少走弯路。人生是漫长的、复杂的,将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规划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反思、调整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坚定信念,排除干扰,少走弯路,达到胜利的彼岸。再次,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化复杂为简单。在人生中,无论你是领导还是群众,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做不完的事。如果没有规划,每时每刻将所有的事都装在心中,成天忙忙碌碌,就会感到又苦又累。如果我们有规划,则可以化复杂为简单。
2、以立志为内生动力。
人的个性发展中,素质形成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理想、志向。有了理想、志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会努力去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升境界,提高素质。标和动力,否则难以持久,难以取得效果。为此在个性化教育中,学院提出了开展立志教育。关于立志,古今中外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立志是事业的大门”;“有志者,事竟成”;“人若有志,万事事业的大门”;“有志者,事竟成”;“人若有志,万事可为”;“朝着一定的目标走是‘志’,一鼓作气中途可为”;“绝不停止是‘气 ’,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成败取决于此 ”。立志就是设立自己未来方向的志愿。远大的志向,能支持我们不断进取,不断奋斗,走向成功。开展立志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在奋斗,走向成功。开展立志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在个性化教育中,立志体现了 “三个结合 ”———个性与共性的结合;社会贡献与个人发展的结合;科学与道德的结合。这是因为,人以自我为中心,却又只能在他物中实现自我;人处在由现存的一切事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现实世界,处于事物以可能存在的状态呈现于人的精神、思又想之中的可能世界,人的活动就是要以其所拟设的可能世界去取代现实世界;社会是五彩缤纷的,人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应以其最强的一面,发展自己的优势潜能,选择最佳的职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事业的成功,要求一个人的理想远大思想纯洁、道德高尚,又要求其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面对以上多种关系,立志是最好的结合点。在个性化教育中,开展立志教育要明确三个前提:一是立志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帮助学生结合自身优势、潜能、专业和社会发展,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志愿;二是个性是有差别的,志向是多样的,既要鼓励学生考研,在学术上发展,更要鼓励学生面向社会需求,成为应用型人才,到基层、到一线,奋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三是立志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立志是学生自己立志,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帮助,而不可能替代。
学生对“立志”问题的思考也伴随着对人生问题与学习问题的思考。总结文华学院的教育实践,我们在立志教育中,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识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优势潜能,并将志向与优势潜能结合起来。世界上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因为 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眼睛,人的自我意识往往看不清自己。学生要看清自己,就要在教师和潜能导师的指导下,从自我跳出来,从更高的高度来看自己,认识自己。二是确立目标。中学时,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大学”。上了大学,原有目标实现了,因而出现目标的失落。要帮助学生重新确立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确立目标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的前提是判断,选择的方法是比较。要善于选择,在选择中确立自己的目标。三是学会规划。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规划,并将两者相结合。大学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首先要做好学习规划。一个学期做什么,一个月做什么,一个星期做什么,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做什么,都要规划。四是坚持不懈。为了志向的实现要帮助学生们树立充分自信,努力实践,在实践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3.以扩展学生发展空间为支点。
从物理学来看,空间是宇宙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实”和“空”都很重要。以盖房子为例,地 基、墙壁等为“实”,房间为“空”,“实”是为了“空”,盖房子是为了创建能住人的空间。从哲学来看,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物质的存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人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因此,文华学院在个性化教育中提出,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并向学生提出,“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由发展空间 ”。这种空间包括物理空间、精神空间、思想空间。为学生发展创设空间,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考虑: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学生特点不同,学
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同,要从专业、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等方面,创设广阔的空间,供学生选择。
增加学生课外发展的空间。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时间是物质的“持续”属性,空间是物质的“广延”属性,没有时间也就没有空间。国内三本学院通常的做法是,尽量加大学生课内学时,把学生留在课堂,以让他们能多学一点知识。文华学院认为,开展个性化教育,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目标、计划,为发挥自己的优势、完善自我而学习。和发达国家本科教育相比,我国大学教学的差距,主要不在课内,而在课外。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强调要逐步压缩课内学时,第一次调整,已将课内学分减至145学分。给教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要给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的自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有选择专业的自由,在保证课程内容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拥有选择课程的自由,选取适合自己状态的学习方法的自由。全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公正、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个性化教育使学生独立审视自己、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优势潜能,从而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学院学风的根本好转。每届学生中,有10%左右的学生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16%以上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近90%的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不少同学在短短的几年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例如,李宇迪创立公司,任董事长,并获湖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湖北省科技之星二等奖,还招收了16名同学到他的公司工作。郭冠南自办公司,成为武汉大学生“零首付”创业第一人。王兵毕业后获得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任项目总工程师,他参与的项目获湖北省 “楚天杯 ”奖。郑腾飞,由于业务出色,已被任命为某银行一级支行副行长。柯星昌,成为公司技术总监。杜丽君,由于工作出色,已成为县团委书记。
近几年来,20位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来校参观、指导,他们对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顾明远教授说:“文华学院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个性化教育是文华的特色,它的提出适应了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周远清教授指出:“个性化教育是文华学院的教育创新 ,也一直都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潘懋元教授称赞:“文华学院提出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很好的创新之举。”叶澜教授认为:“个性化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精神,让他们思想独立、人格独立,学会了自己去发现、探索、创造,这是很好的。个性化教育将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一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一代一代的学生也在发生改变。素质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12]余东升等:《春雨化育: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29、103页。
[3]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改革项目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2009年9月。
[4][8]刘献君:《文化素质教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6~98、105~106页。
[5]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
[6][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208页。
[9]刘献君:《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10]刘献君:《论文化育人》,《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11]刘献君:《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页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