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培养高中生语文写作素养的教学之径
文章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8/14 阅读数:571

培养高中生语文写作素养的教学之径

李翠

摘要:语文写作素养主要包括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丰富写作审美体验;品读笔墨之韵,提升写作学习能力;对接生活之实,升级写作应用能力;解放人性之本,铸就写作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素养培养途径

语文写作素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能力:从审美与鉴赏的层面来看,包括在学习和生活活动中认识事物所蕴含的“美”,并探寻、掌握“美的规律”的能力;从思维形成与发展层面来看,包括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思考领悟文学作品的思维能力;从语言运用层面来看,包括积累词汇、语句,运用文字的能力;从传承与创新的层面来看,包括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因此,培养高中生语文写作素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打开思维之门,丰富写作审美体验

写作素养的培养既来源于生活体验,又是审美内化的结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从审美能力养成的角度出发,巧妙打开学生思维之门,指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抒写美。如教学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再别康桥》一课时,播放有关康桥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观察康桥的美—云彩、金柳、青荐、柔波、青草、星辉,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2、品读笔墨之韵,提升写作学习能力

品读笔墨之韵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品读、仿写起步,逐步提升写作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写作素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收集素材,领悟内涵,深化认识,及时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所观察到的鲜活事物,逐步甩掉模仿的“拐棍”,进行创造性写作。如教学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一文时,可以通过播放有关荷塘月色的视频材料,引导学生观察荷塘的写作技法特点,仔细感受课文中“苍茫、田田、亭亭、袅娜、羞涩、凝碧”等词语。课后,鼓励学生思悟文字的内涵,借鉴课文中所学的“月光如流水一般”“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描写手法,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结合教材中的写作技巧,创作出自己关于生活事物的文章,提升写作学习能力。

3、对接生活之实,升级写作应用能力

对接生活之实是写作素养落地生根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收集灵感,从现实中发现文学与生活的契合点,实现写作与现实生活的对接。唯有从生活中开凿写作的源泉,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写作技巧,才能使写作素养有根基。如教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教材高一语文中的《我与地坛》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儿子给母亲下了一个怎样的定义”,体会作者描写母爱的细腻感,领悟文章中母与子的温情。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实现生活与写作的有效对接,提升个人写作应用能力,学会用自己的写作手法去表达个人的情感。

4、解放人性之本,铸就写作创新精神

人性是学生真正在作品中展现个人思想的基础。解放人性的写作素养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细致精确地表达个人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解放人性之本,才能促使学生具备表达感受的能力,并不断突破个人思维界限,创新语言表达方式,发现语言表达之美,实现与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如教学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雨巷》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智慧化愉悦教学,引导学生自由想象“丁香形象”。同时利用经典的影视片段、新闻、趣事等素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雨巷中的‘我”’象征的形象。通过发散思维、模仿练习,让学生练习写作这种象征主义诗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罗露.高中语文多维互动写作教学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2]刘丹丹.过程写作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