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论文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获奖

残障学生康复训练的点滴体会
信息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0/6/23 阅读数:1099

残障学生康复训练的点滴体会

苏小苓

摘要:康复训练作为一项完善和提高残障学生自立能力和增强其肢体功能的活动课程,在整个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校在课程安排中应加大康复训练课的比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多渠道补偿学生能力不足,纠正其不良行为,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残障学生;康复训练;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校招收的聋哑学生明显减少,脑瘫和多重残疾学生数量却在增加。招生对象的变化,要求特殊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培训和自学掌握应对脑瘫等残障学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康复训练作为一项完善和提高残障学生自立能力、增强其肢体功能的活动课程,在整个特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校在课程安排中应加大康复训练课的比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注重多渠道补偿学生能力不足,纠正其不良行为,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1、残障学生的共同特征

1.1多动。如果不是重度残疾,残障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坐不住,注意力易分散。对此,教师和家长要花大量精力来管理他们,让他们能够安静下来成为教师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

1.2.情绪不稳定。如果遇到愿意接受的人和事,残障学生的情绪比较稳定。反之,他们会哭喊、破坏东西,甚至攻击他人,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较差。

1.3.过分依赖家长和教师。身体残疾导致学生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心理很脆弱,家长出于保护和怜悯之心,从小对他们的吃喝拉撒大包大揽,使得有些学生本来具备一定的个人管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但因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得到有意识开发和锻炼,导致能力退化。上学后到学校只能靠教师,尽管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自己做事的能力,可他们从心理上抗拒,觉得学校没有家里好,不想上学。

1.4.性格偏执、个性强。残障学生学习生活比常人困难,心理常有挫败感,加上思维模糊、视野不开阔,看问题只看一点或一面,性格也就执拗。其实,残障学生也希望像正常人一样做好各种事情,如若做不到、做不好,他们也会埋怨自己。

2、康复训练应该常抓不懈

2.1.手操。手操活动能够使大脑得到锻炼。大多数残障学生伴有肢体僵硬和运动不协调现象。因此,康复课前的5-10分钟时间,我们都要求学生做手操。手操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们一般要求学生会做初级和中级手操。长期坚持练习手操,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的发展。实践证明,康复训练越早越好,针对性越强越好;将医疗康复、学校康复、家庭康复三者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为此,我们送教上门为学生做康复,也帮助家长学习康复训练基本知识及技能,以弥补家庭康复训练的不足。

2.2注意力训练。一是数字游戏。选两组数字,单数与女生对应,双数与男生对应,教师报出某个单数或双数数字,如果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会站到相应的位置。反应慢的学生会因不好意思老站错队,而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这样反复训练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二是图片对比。教师平时下载一些有趣的图片,让学生找出两组图片的不同。如果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细微处的区别。有趣的图片能引发学生兴趣,找出的不同点也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3、多渠道补偿学生能力不足

残障学生特别是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尤其学习语文、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通过教学生一些手工制作、绘画,大多数学生会有较高兴趣,能安静、认真、仔细地完成手工或绘画,有些学生的思路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教学中,不能只把学好语文、数学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以优势带动弱势,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4、纠正不良行为

纠正残障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很多,要见实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精神状况来综合考虑。

4.1正确对待不良行为。残障学生有时表现出不听话、哭闹等行为,多是在寻求教师的注意。如果给予正确的对待,这种不良行为比较容易纠正。若采取哄、骗、训斥等手段,不但不能纠正其不良行为,反而会助长这种行为。

4.2讲清道理。一般残障学生只要智力不是太落后,教师讲道理是可以接受的。但即使这样,所讲道理也必须是浅显的,而且要耐心细致、通俗讲述,再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学生才能理解。

4.3适当批评。对残障学生的教育以引导帮助为主,但对个别学生危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还是要进行批评保护。批评时要注意表达方式和措辞,以不伤害学生的感情和自尊为前提;还要密切注意其他学生的反应,避免引发因语言刺激而导致学生发病的情况。

4.4.稳定情绪。残障学生大多有情绪障碍,稳定情绪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当学生情绪变化时,不要急于教学,也不要急于讲道理,应首先想办法让学生情绪平静下来,再慢慢开导、教育。此时,教师温柔的话语、和善的态度、暖心的关怀都是不可缺少的。

5、关注残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5.1平时多关注残障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教师要多付出爱心,帮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相信他们只是智商不足,情商和正常人没有多大差别。

5.2让残障学生多听一些愉悦身心、舒缓神经、激发情感的音乐,如《妈妈的鲁冰花》、《虫儿飞》等。

5.3平等交流,不歧视残障学生。残障学生本身已经很不幸,如果我们瞧不起或歧视他们,对他们的打击更大。要尊重残障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

总之,教师首先要理解和尊重残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教育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交流,亲切友好相待,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为残障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助力。

 

360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