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教育学简介 教育学杂志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 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 《教育学》期刊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
信息来源:《教育学》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10/22 阅读数:558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

宋玉梅

摘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教学改革的学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能得以全面发展,以促进他们的茁壮成长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情境创设激发创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在他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情境之中。新的课程改革亦提倡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是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探究活动,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情境的创设要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切不可生搬硬套。对此,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预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创设出难度适宜并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精心,使情境中的问题富有启发性,富有创新性,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形成习惯、形成能力,遇到问题便会自觉的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低年级“图画应用题”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喜欢小鸟吗?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老师可以把小鸟画下来让大家欣赏欣赏,怎么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会吸引过来,老师可以随机出示“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在他们心情愉悦,注意力完全被图画吸引的同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的意思。这样的设计即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同时潜意识的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再如:在讲高年级“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在开课伊始出示了一幅金子塔图片,并简单介绍了一下金字塔的高度及两底角相等等相关数据,引导学生想象,这么高的塔如果我们要想知道它的顶角是多少度,怎么办?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挑战意识,这样的设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会冥思苦想,发挥创意,也同时达到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可见,情境创设并非可有可无,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即打破了以往数学课堂的沉闷,也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动手操作培养创新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但任何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都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操作能力的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充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决困惑,更清晰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其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切不可形式化,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经过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意见不统一的基础上的,此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探究,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角形卡纸通过量一量、撕一撕、摆一摆、折一折等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内共同研究,探讨解决办法,自己动手操作、体验,从而得出结论。学生经历了结论得出的过程,因此对结论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可见,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而这操作的过程无疑就是在进行着创新意识的培养,动手操作是培养创新能力必要的手段。

3、习题设置促进创新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而习题的设计就显的尤为重要,如何让习题的设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教师在体现习题梯度的时候还要注重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数学问题进行广泛的联想,积极探索,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做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见的设想,提出别出心裁的好的解法。例如:同样的两堆煤,第一堆用去1/8,第二堆用去1/8吨,剩下的同样多吗?这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题目,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当每堆.煤小于1吨时,取出1/8的一堆剩的多,而取出1/8吨的一堆剩的少;当每堆煤刚好是1吨时,两堆煤剩的一样多;当每堆煤大于1吨时,取出1/8的一堆剩的少,而取出1/8吨的一堆剩的多。由于答案并不唯一,迫使学生开动脑筋,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再如:在学习找规律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在教完“年、月、日”知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今年年历;学习应用题后给条件让学生提数学问题或给出问题让学生设定习题条件等等,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完成练习,即有对旧知识的巩固练习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进入创新的意境,培养创新意识。

对于习题的设计不单单局限在课堂,课后的作业、考试的题目中都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设计,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答案不唯一等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4、适当评价激励创新

自信是成功的开端,凡事有了信心就成功了一半,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小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完成,而小学生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鼓励。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创新可能是微弱的、肤浅的、甚至是可笑的,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一定要给予鼓励,切不可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否定甚至是讥笑中被扼杀。学生的点滴想法教师应给予保护,学生的点滴成就教师应大力表扬。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不吝赞美中不断前行,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中日趋成熟。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并为之不断努力。

 

360 百度